是什么让员工开怀大笑?见证“学习型组织”与公益力量的温暖碰撞!
3月6日,当我们踏入瓯正味酒店会议厅时,眼前的一幕令人动容——整齐的工装、昂扬的士气、此起彼伏的掌声与口号声,一场看似普通的月度员工大会,却让我们这个公益团队深刻感受到:学习型组织的生命力,远比想象中更震撼!
一、文化生根:从“仪式感”到“归属感”
这场大会的每个环节,都在诠释“学习型组织”的真正含义:
团建视频:温度比口号更有力
屏幕上播放着员工团建50公里徒步的片段,笑声与汗水交织······镜头里的真实瞬间,让“我们是一家人”不再是一句空话。
齐唱与诵读:文化是“做”出来的
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所有人挺直脊梁;诵读企业文化时,员工们铿锵有力的声音,眼神坚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而是刻在心里的。
高效复盘:用数据说话,用行动证明
各部门负责人用数据说话,几分钟的总结与计划,效率极高,让员工们的工作成果清晰可见;
表彰“平凡英雄”:每个人都是主角
保洁阿姨、前台小哥、后厨师傅……基层岗位的闪光者被一一请上台,掌声与奖金同样热烈。
我们明白:所谓“学习型组织”,不是培训课程的堆砌,而是让每个个体被看见、被点燃,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
二、公益共鸣:当“真实故事”叩响心门
作为公益组织,我们带着忐忑开启“慈善一日捐”倡议,却见证了意想不到的温情爆发:
一段视频,诉说眼疾患者的艰辛
镜头中,云南6岁男童小何发出“我想看见,我想上学”的呐喊,四川壤塘女孩巴尔梦微笑地说着自己的上学梦,随州籍温州民工敖辉在痛苦中渴望光明……“爱在光明 救助眼睛”圆了1.3万位眼疾患者“光明梦”。
“看见”、“共创”、“共赢”
我们已经看见,欧正味通过一碗热汤、一份菜品传递温暖,将善念融入到城市人文化关怀中;
我们携手共创,让温州的互助精神得以延续和发扬,更是让温州这座城市充满人文关怀;
我们期待共赢,“日行一善”不仅是对社会的回馈,也是提升品牌美誉度的机会。
爱心集结,让善意有了“面孔”
在扫码捐款的瞬间,许多画面令人眼眶发热:有的员工刚领到的奖金还未捂热乎便捐了出来,低头笑着说“没事,下个月我很能挣回来!”,还有些员工甚至开通了月捐……
他们并非高收入群体,却坚信“善意的分量从不以金额衡量”。微光成炬的温暖背后,是朴素而炽热的信念:帮助他人,亦是成全自己心底的光。
那一刻,我们顿悟:
高效公益的背后,是企业用日常点滴搭建的信任基石——当员工被尊重、被赋能,他们的善意便不再需要“动员”,而是自然而然的“我想成为一束光”。
三、学习型组织的终极目标:成就自己,也照亮他人
最后,欧正味创始人林汉芝的总结发人深省:“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就是让我们全体员工在物资、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这番话,恰恰揭示了“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对内,它是自我更新的引擎——通过仪式、分享、荣誉,激发个体的潜力;
对外,它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用凝聚的善意,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这场员工大会,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企业的格局: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从不止步于“自我优秀”,更会以文化为纽带,将每一份微小善意,汇成改变世界的暖流。而我们,何其幸运能与这样的团队同行。愿更多企业成为“光源”,愿每一份善念,终将点亮生命的希望。
如果您的企业也想和瓯正味一样
与我们携手
为公益慈善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