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情深,重回嘉黎——十年重逢,续写大爱篇章
十年不见,不知周大哥会不会出现高原反应?卓玛为此满心忧虑。为周大哥牵肠挂肚,夜不能寐,她熬煮了一夜的酥油茶,双眼布满血丝。

第二天,在西藏神力集团的引领下,卓玛来到拉萨贡嘎机场翘首期盼。下午 17点,终于和朝思暮想的周大哥重逢。
周大哥带来了卓玛最爱吃的海虾干和十年前两人的初照。卓玛献上白色、红色、黄色的哈达,红色象征着红红火火、黄色意味着高贵尊荣、白色代表着洁白纯洁,希望能给周大哥送去美好的祝福。二人相拥,心情激动不已。
卓玛从车上捧出酥油茶,不停地说:“先喝口酥油茶,能缓解高原缺氧带来的不适。”酥油茶奶香与茶香浓郁,口感绵柔,唇齿留香,仿佛一瞬间就消除了路途的疲惫。

人们常说,人与人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那相隔甚远的卓玛和周大哥又是如何结缘的呢?
卓玛的父亲是跟随18军进藏的藏族战士,她在林芝军营长大。1992年,卓玛婚后因夫妻争吵右眼受伤失明,无法工作,这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老父亲也在匆忙赶去看她的途中不幸离世。之后的十年,卓玛四处寻医,却都被告知无法医治。2014年3月,王勤美院长表示卓玛去温州做角膜移植手术就有复明的希望,周大哥创立的温州市天爱公益协会资助了费用,永嘉农民胡明仕捐献了角膜,陈蔚副院长为其成功手术。重见光明的卓玛重拾信心,带着孩子离开了让她伤心的丈夫,开了一家藏式餐厅。

当天晚上,天爱公益协会成员和卓玛受到西藏神力实业集团王道亮总经理夫妇的热情款待。神力集团准备次日开两辆面包车前往嘉黎。卓玛想到嘉黎的海拔比拉萨高出1000米,担心周大哥的身体难以承受。越想越忧虑的她决定和丈夫一同前往嘉黎,陪伴周大哥及其团队,还带上了酥油茶。

9日中午,一行人从拉萨出发前往嘉黎。途中风景如画,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高耸的青山、潺潺的溪流,成群的牦牛在碧绿的草原上欢快奔跑,美不胜收。但大家都无心欣赏,因为心脏跳动地越来越快,头痛欲裂,氧气愈发稀薄,个个都无精打采。看到周大哥的高原反应,卓玛坐立不安,心情格外紧张,毕竟周大哥年纪不轻了,她不断让周大哥吸氧,不停递上酥油茶,为周大哥的平安默默祈祷,期盼能尽快走过5000米海拔的地段。此时,卓玛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草原,思绪万千,不明白来自温州的这群人为何要在西藏这般奔波忙碌,不仅耗费钱财,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到底是为了什么?

到达嘉黎县后,海拔下降到4600米左右。没想到,卓玛又遇见了曾为她做手术的李锦阳医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主任医生),李医生看着卓玛如今恢复得非常好,开怀地大笑。卓玛也满怀感恩,再次向李医生表达了谢意。
嘉黎的夜晚格外宁静,连风声都听不到。虽然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嘉黎县人民医院提供的氧气罐,但供氧时间不过4个小时左右,这一夜大家都难以入睡。早上起来,有人鼻子出血,有人喉咙疼痛。当看到周大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时,卓玛心急如焚,恨不得替周大哥承受这一切。卓玛得知后,懊悔不已,自责怎么没把自己房间的氧气罐给周大哥。

卓玛夫妇来到嘉黎县人民医院眼科手术室门口,替周大哥翻译藏语。几十名藏族同胞在此排队等候,手中挥动着天爱公益的小旗。一位藏族大叔焦急地询问:他女儿眼睛里的胬肉遮住了视线,无法读书,能不能提供救助。卓玛为周大哥翻译并安慰大叔,做完切除胬肉手术就能看见,读书没问题。一位藏族大娘竖起大拇指称赞天爱公益,说右眼三年前得到天爱公益的救助能看见了,今天左眼又得到救助,没想到有生之年双眼都能复明,太幸福了!真不知如何感谢这些爱心人士。

中午在嘉黎县政务服务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援藏指挥长董旭斌在温州政协副主席、温州市委统战部领导及11个医院院长面前,高度赞扬了天爱公益和民营企业神力集团的大力支持。卓玛夫妇作为天爱公益的志愿者,深感自豪,如沐春风。他们真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为天爱公益多做贡献。”为防止高原反应给大家带来危险,经验丰富的神力集团王总建议尽快从嘉黎返回拉萨,我们便跟随神力集团的两辆车迅速返程。
晚上在神力集团王总的安排下,我们去拉萨文成公主剧院观看了大型舞蹈表演《文成公主进藏》,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正在传承着文成公主的精神,续写着藏汉情谊深厚的美好篇章。

第二天与卓玛分别时,卓玛特意送上嘉黎的人参果以表心意。我们上车后,与卓玛挥手道别,卓玛夫妇围绕着车子,再三叮嘱我们一路保重!情意深深,离别难舍,这真应了那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也反复叮嘱卓玛,遇到困难一定要给周大哥打电话!卓玛连连点头。

岁月流转,藏汉情谊在一次次的相遇与相助中愈发深厚。卓玛与周大哥的故事,只是这众多温暖篇章中的一页。相信在未来,这份跨越地域和民族的爱与关怀,将如璀璨星辰,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藏汉一家亲的佳话永远传颂,让团结与友爱的旋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激昂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