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是颐养天年尽享儿孙满堂之福,还是...
当我老了,是颐养天年尽享儿孙满堂之福,还是...
当我老了 有什么愿望
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身旁
大家会该有多快乐
开开心心叫我爷爷
我会给他们讲一讲故事
......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休,草木荣枯长河奔流不息。人生总是在白驹过隙间从年幼到衰老、从青春洋溢到暮色沉沉。人都会变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每个人老年生活的向往。
这种向往,古已有之,甚至已成为大同之世的代表;如孔子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5亿,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高达75%,约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
生活中,老人们面临着诸多不便和难题,如无人陪伴照料、情感孤独无依靠等;当老人们因年老体衰患上眼疾如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多的白内障,原本已灰暗的生活,变得更加模糊。
7月21日上午,温州市天爱公益协会志愿者到温州明乐眼科医院为温州两名贫困眼疾患者送去了“爱在光明 救助眼睛”慈善救助款,用于帮助两位贫困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光明。
薛胡学,温州泰顺人,脚部残疾,无劳动能力。目前与胳膊残疾、脑部发育不良的儿子相依为命,两人均无收入来源,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据明乐眼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白内障主要症状就是视物模糊,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薛胡学目前视力状况约为4.4,经过复明手术后,根据恢复情况,视力能恢复到4.7左右。
天爱公益协会志愿者向薛胡学转交了“爱在光明 救助眼睛”善款用于支付其在明乐医院的手术费用。
薛胡学对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爱心市民、志愿者以及治疗期间细心照顾他的明乐医院的医护人员表示非常感谢。
生活虽然艰苦但正是有一些爱心人士的奉献,才让世界变的更加温情。薛胡学说道:自从患上了白内障,日子过得灰蒙蒙的。别说照顾儿子,就是照顾自己也做不好。
幸亏有你们的帮助,不然我跟我儿子真不知道怎么办?视力恢复后,打算做一些小本生意,在经营自己未来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以回馈社会给予我的爱心和帮助!”说着说着,薛胡学便笑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陈崇有,温州瓯海人,高龄孤寡老人、无子女后代、患有白内障,目前住在侄子家。
虽然头发已花白,但陈大爷的精神头十足。当听闻天爱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来看望他时,陈大爷非常高兴。或许是年老,陈大爷话有些多,他拉着志愿者用温州话唠起了家常。
志愿者比划着手势询问陈大爷的视力状况,他对答如流。经过明乐医院的手术治疗,陈大爷因患白内障而受损的视力已显著好转,能清晰分辨出手指的数目。
对视力恢复的情况,陈大爷很满意,他说:”要是不是没有热心市民和爱在光明救助眼睛,我的眼睛只能不断恶化下去,成为亲人的累赘,给他们增添不少麻烦。现在好了,眼睛恢复了一些,有些事情也就不麻烦他们了。“
志愿者将陈大爷的手机号留了下来,她说:“有时候,老人家更需要的是陪伴。打个电话问候下,对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一件事,对老人来说却很重要。
因为电话响起,代表着有人挂念着他,他就不会觉着孤单。有时候,打一个电话、问一声好,可能带着礼品看望老人更让他们觉着高兴。”
因工作安排,志愿者结束了明乐医院探望之行,与陈大爷依依不舍告别。没想到,陈大爷坚持送志愿者到电梯外,最后才挥手告别。
不管是薛胡学,还是陈大爷,他们在爱心市民的帮助下进行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视力得到恢复,老年生活有了改善。
相信在更多人共同努力和奉献下,“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能早日来到,让老人都能安享晚年。